近年来,枝江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服务与财政工作的深度融合,以精准司法护航国有资产、资金、资源安全运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枝江市人民法院受理涉国有“三资”的诉讼纠纷90余件,案涉金额达5600余万元,构建的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对接联动机制被纳入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一系列典型案例彰显了司法服务的实效与温度。
调解破局,市场管理权“回归正轨”
每日凌晨,枝江市城南市场就开启了一天的忙碌,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粮油的货车有序驶入,50多家经营户忙着卸货、点货。这样的场景,在城南市场经营权实现平稳交接后的每一天重复上演。
2022年枝江市因城市规划对城南市场实施整体搬迁,过渡期间由A公司代为管理,代管期间,由于新建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50多名商户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严重影响。枝江市人民法院接到相关诉求后,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立足“案结事了”的目标,组织审判团队深入调研,多次召集相关各方进行调解。法官耐心梳理争议焦点,讲解法律规定与政策导向,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平稳收回了城南市场的管理权。
如今,城南市场在规范管理下重新焕发生机,摊位整齐有序、商品琳琅满目,浓浓的烟火气中透着规范与便捷,成为服务周边群众、拉动区域消费的重要平台。
柔性解纷,黄金资产“活力重现”
七星新天地位于枝江市城区的中心地段,是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一年前,七星新天地二楼门面因产权变更而导致的租赁纠纷,曾一度让这一黄金地段的资产面临闲置风险。
承租方因暂时经营困难无力支付租金但希望继续租赁关系,而出租方作为产权承接方欲解除合同但又考虑到重新招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双方几经僵持。
“双方都不希望这一黄金门面闲置”,承办法官找准这一共同点,从盘活资产、共渡难关的角度出发,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双方协商调整租金支付方式和经营合作模式。经过多轮诉讼调解,承租方最终同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出租方也给予了合理的经营支持,实现了“既保出租方利益,又促承租方发展”的双赢局面,让优质资产始终活跃在经济循环中。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二楼的门面上,如果不是法官的积极调解,这些资金都要‘打水漂’”,承租企业的负责人感叹道。
刚柔并济,廉租房资源“归位惠民”
“这一批廉租房腾退到位了,一批真正有需求的租户终于能搬进来了”,枝江市住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感慨。
面对枝江市住房保障中心起诉的系列涉廉租房案件,枝江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后针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租户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在充分保障租户基本居住权益的前提下,通过耐心释法明理和依法采取执行措施,成功清空腾退了长期被占用的廉租房,并依法追回了拖欠的租金。
廉租房管理领域,个别租户长期占用房屋且拖欠租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也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序运行。枝江市人民法院此举既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也让廉租房这一民生保障资源能够重新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群众,彰显了司法对公平正义的守护。
这些案例的成功处理,离不开枝江市人民法院对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建设的持续推动。为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常务副市长组织,枝江市人民法院牵头,联合18家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国有资产保护、涉财政纠纷化解、司法与行政协同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明确了各方职责与协作流程,为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枝江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对接联动机制,以更精准的司法举措、更高效的协作模式,为守护国有资产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