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置厂房”到“生产热土”:枝江“司法+招商”联动激活资产新活力

2025-10-23 09:39
来源: 枝江市人民法院
    浏览: 42


 从大门紧闭、设备蒙尘,到机器轰鸣、货车穿梭——枝江某生物公司厂房,如今正以新生姿态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这场“沉睡资产”的盘活奇迹,源于一场“司法破局”与“招商赋能”的协同作战,是枝江法院践行“深化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建设对接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

时间拨回某生物公司资产处置初期,因企业无力偿还工程款,其名下土地、在建厂房及全套生产设备被依法纳入法院执行程序。若仅按常规流程处置,资产可能因缺乏精准市场对接而流拍,不仅债权人权益难以保障,优质工业资源也将长期闲置。为破解这一“处置难、盘活难”的困境,枝江法院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以“党委领导、部门联合、司法护航”的一体化工作格局为指引,一边启动专业评估鉴定,精准锁定资产价值;一边同步对接市招商局与公司所在地政府,三方迅速建立协作专班,让司法处置与招商推介从“各自为战”变为“同向发力”。

在协同专班的推动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联动:招商局凭借政策解读与企业资源优势,将该批资产纳入重点招商项目清单,针对性匹配有扩产需求的企业;政府全程协调土地规划、政策落地等事宜,扫清资产盘活的行政障碍;法院则做好资产权属确认、处置流程规范等司法保障,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合法合规。多方合力下,宜昌好熙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该资产的区位优势与产业适配性吸引,最终以1360万元成功竞拍,并快速完成设备调试与生产线搭建,短短数月便实现投产运营——既保障了债权人利益,又为地方增添了就业岗位与税收来源,实现了“司法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三重统一。

某生物公司资产的“重生”并非偶然,而是枝江法院长期探索“深化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建设对接联动机制”的必然结果。2025年以来,枝江法院围绕国有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确权、盘活全流程,构建起一套全链条、多维度、常态化的资产保护与激活体系。在市委领导下,联合财政、住建、审计、市场监管等17家单位,组建“1+17+N”协同体系,同步设立民事审判、财产处置、招商衔接等五大职能小组,让跨部门协作有了实体载体;建立“定期例会+专题会商+联合督办”机制,定期统筹推进重点工作,遇复杂个案即时会商,关键任务联合督办,从根本上扭转“条块分割”的治理困境;制定《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对接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议实施后,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工作流程与信息共享标准,为协同行动提供制度依据

近日,枝江法院与市招商局召开专项联席会议,正式将司法资产清册移交至招商局,这标志着“司法筛选+招商推介”的精准匹配机制迈入常态化阶段。法院在执行、破产案件中梳理出的可盘活资产,将第一时间与招商资源对接,让每一处闲置资产都能精准找到“新主人”。

“闲置厂房”到“生产热土”,从单案突破到机制建立,枝江法院正以更主动的司法担当串联起资产处置与经济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对接联动机制”的不断深化,将有更多“沉睡资产”在“司法+招商”的联动中焕发新活力,为枝江全力“冲刺一千亿、奋进六十强”、勇当支点建设排头兵贡献坚实的力量。